前言
Vana:源于「涅槃」一词,致力于挣脱巨人的锁链!
在当今数据就是「金矿」的时代,个人数据正被科技巨头无偿攫取和商业化。
这种不公平性,促使了我们今天的主角 Vana 诞生,其目标就是打破现有的数据经济模式,让用户重新获得对自身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,再利用这些数据,训练一个 AI 模型,让用户从自己的数据中获得直接收益,做自己数据的主人。
本文将深入解析 Vana 项目的技术架构、创新机制和发展现状。
一、项目背景:数据民主化的萌芽
数据垄断现状
在 Web2 时代,平台公司通过无偿收集用户数据实现商业化。例如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,仅广告收入一年即可达数百亿人民币。而即便内容创作者在平台上获得一定分成,核心利益依然被公司牢牢掌控。
到了 Web3 时代,这种现象愈演愈烈。Reddit 仅 2024 年通过与 AI 公司签订数据授权协议就赚取了 2.03 亿美元,但为平台贡献内容的用户却几乎未获得任何收益。这种失衡推动了 Vana 的诞生。
Vana 的愿景
Vana 的目标是打破现有数据经济模式,让用户重新获得对自身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,并通过数据训练 AI 模型,从中获得直接收益,成为自己数据的主人。
二、创始团队:麻省理工学院的先锋力量
Vana 由两位菲律宾创业者 Anna Kazlauskas 和 Art Abal 联合创立:
- Anna Kazlauskas:拥有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背景,早期参与以太坊挖矿,曾在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数据研究。她还担任过东帝汶总理的政策顾问,设计过人人平等的法律制度。
- Art Abal: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硕士,曾在 AI 训练数据提供商 Appen 主导创新数据收集方法。
两人曾合作 TOCA 项目,为菲律宾低收入人群提供通过贡献数据获得报酬的机会,为 Vana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三、Vana 的核心创新与技术架构
1. 数据民主化解决方案
Vana 提出的方案包括:
- 数据自主权:用户完全控制个人数据,数据可选择不上链,保留最终使用权。
- 价值重分配:用户通过贡献数据获得经济回报,代币机制实现价值流动,打造用户中心的数据经济模型。
2. 数据流动性池 (DLP)
DLP 是 Vana 的核心技术创新,可理解为一个安全存储用户数据的「数字仓库」。其关键特性包括:
- 数据所有权归用户,支持治理代币发行。
- 根据数据质量奖励贡献者代币,实现「数据挖矿」模式。
Vana 已开发 300 个数据 DAO,每日处理 170 万笔交易,吸引了超过 130 万用户。例如,Reddit Data DAO 发布后一周内吸引了 14 万名用户参与。
3. 贡献证明机制与数据存储方案
为保证数据质量,Vana 引入多维度贡献证明机制,采用加密存储方案:
- 用户的原始数据不上链,可选择存储在个人云端,仅提交加密链接和哈希值。
- 验证节点通过授权访问数据,并对数据质量进行多节点加权评估。
4. 名古屋共识
借鉴 Bittensor 的尤马共识,名古屋共识通过验证节点的互相评分提高系统公平性,核心特点包括:
- 多节点评估数据质量;
- 每 3 小时(1800 区块)完成一次周期性评分。
四、融资:顶级机构的青睐
Vana 获得了知名资本的青睐,截至目前已融资 2500 万美元:
- 种子轮:Polychain 领投 200 万美元;
- 战略轮:Coinbase Ventures 领投 500 万美元;
- A 轮:Paradigm 领投 1800 万美元。
投资阵容包括 Coinbase Ventures、Casey Caruso、Packy McCormick 等,Paradigm 前合伙人也参与了投资,体现了行业对 Vana 模式的高度认可。
五、发展现状:数据经济的曙光
Vana 已完成三阶段的发展规划:
- 初期技术架构搭建;
- 数据 DAO 的快速增长,用户数量突破百万;
- 即将上线主网和代币,昨日已成立基金会。
数据集构建
Vana 致力于打造规模空前的 AI 数据集,其数据广度和质量远超 GPT-3,可为未来的大规模 AI 应用奠定坚实基础。
媒体报道与社区影响力
作为首个由菲律宾人主导的出圈项目,Vana 获得了广泛的媒体关注,并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为个人重新掌控数据主导权提供了全新视角。
六、结语:重新定义数据价值
无论 Vana 最终能否完全实现其愿景,其「数据民主化」理念一定会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启发,通过赋予用户数据自主权,Vana 已经打响了挑战科技巨头的第一枪,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数据经济公平性的重要契机。
在数据驱动的新世界里,个人数据的归属与价值分配或许正迎来一场真正的革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