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ay Dalio《关税的影响:运转机制》
关税是一种税收,其作用包括以下几点:
- 为实施关税的国家增加收入:外国生产者和国内消费者共同支付这部分税收(具体由谁支付多少取决于双方的相对弹性),这使得关税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税收方式。
- 降低全球生产效率:关税干扰了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。
- 对全球经济具有滞胀效应:对世界整体而言是滞胀的,对被施加关税的生产国更具通缩效应,而对实施关税的进口国则更具通胀效应。
- 保护进口国/施加关税国的企业: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竞争的威胁,虽然效率可能降低,但如果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维持国内总需求,这些企业更有可能生存。
- 在大国冲突时期具有必要性:关税可确保国内生产能力,尤其是在国际局势紧张时。
- 减少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失衡:通俗来说,就是减少对外国生产和外国资本的依赖,这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或战争时期尤为重要。
以上是关税的一阶后果。
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因素:
- 被施加关税的国家/地区的回应;
- 汇率的变化;
- 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和利率;
- 中央政府调整财政政策以应对这些压力。
这些是二阶后果。更具体地说:
- 如果被关税国家以对等关税回应,则会导致更广泛的滞胀效应;
- 如果货币政策放松,实际利率下降,通缩压力最大的国家货币贬值(这是中央银行的常规反应);或者货币政策收紧,实际利率上升,通胀压力最大的国家货币升值(也是常规反应);
- 如果财政政策在通缩疲软地区放宽,或者在通胀强劲地区收紧,这些变化会中和部分通缩或通胀效应。
因此,关税带来的市场影响涉及许多变量,需要大量数据来判断其具体后果。这些影响不仅限于我提到的六个一阶效应,还会受到二阶效应的进一步影响。
然而,作为背景和未来的明确事实是:
- 生产、贸易和资本失衡(尤其是债务)必须以某种方式减少,因为它们在货币、经济和地缘政治层面已变得危险且不可持续(当前的货币、经济和地缘政治秩序必须改变)。
- 这些变化可能会以突然的、非传统的方式发生(如我在新书《国家如何破产:大周期》中描述的那样)。
- 长期的货币、政治和地缘政治效应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:人们对债务和资本市场作为安全财富储存手段的质量的信任、各国的生产率水平,以及使国家成为宜居、工作和投资目的地的政治体系。
此外,现在有许多关于以下问题的讨论:1)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是否有利还是有害;2) 美元强势是否是好事。显然,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是一件好事(因为它增加了对其债务和其他资本的需求,如果美国没有这种特权,这种需求将不存在)。然而,由于市场驱动这类事情,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滥用这一特权,过度借贷和债务问题,这让我们走到了今天的局面(即必须处理货物、服务和资本失衡的减少,采取非常措施减轻债务负担,并因地缘政治环境减少对这些方面的外国依赖)。更具体地说,有人提出中国的人民币应该升值,这可能是美国和中国之间达成贸易和资本协议的一部分,最好是在特朗普和习近平会面时达成。这类非市场、非经济的调整将对相关国家产生独特且具有挑战性的影响,从而引发我之前提到的某些二阶后果,以缓解这些效应。
我将继续关注未来的发展,并会向你们更新我对一阶和二阶后果的看法。